老人樂享家門口的“幸福課堂”
為了更好滿足老人的學習需求,市老年大學與海州區人社局合作在市區設立19個社區教學點,開設中國舞、太極拳、聲樂、舞蹈、剪紙、廣場舞、老生班、青衣班等近20種課程。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緩解了市老年大學“一位難求”的問題,更讓銀齡群體的晚年生活煥發新活力。本周,市老年大學社區教學點正式開課。筆者走訪海州區多家社區,近距離感受這份“家門口的幸福教育”。
下午3時,海州區路南街道公園社區的活動室內暖意融融,20余名頭發花白的學員聚精會神地聆聽“健康與食療”課程。“喬老師,你看我這血壓有點高,平常飲食該如何注意?”課堂上,張阿姨積極舉手向老師請教。
劉阿姨是市老年大學的“老學員”,提起過去的上學經歷,她感慨萬千:“之前在老校區上課可積極了,后來學校搬了新址,離我家有些遠,年紀大了實在折騰不動。”這次社區開課的消息一傳開,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現在出了小區走5分鐘就到教室了,真是太方便了。”
在海州區路南街道河運社區活動室里,備受期待的視頻剪輯課正火熱開班。“大家看這里,拍攝時要注意光線從斜前方打過來,人物臉部會更立體。”教師李秀芳舉著手機站在講臺前,為學員們示范拍攝要點。
韓阿姨跟著教授技巧調整手機角度。“我這是頭一回學拍視頻,以前總覺得這些新鮮事物是年輕人的專利。”她聽說社區開了視頻剪輯課,趕緊報了名,“現在學會了拍短視頻,既能記錄生活,又能跟老姐妹們分享,日子充實多了。”
在教室后排,朱阿姨正熟練地用手機剪輯視頻,她的抖音賬號已有1萬多粉絲,作品累計獲贊70多萬次。“以前都是自己瞎琢磨,這次李老師講的轉場技巧、角度選擇,都是專業知識。現在我不光自己拍,還帶著老姐妹們一起學,大家都說我是‘社區網紅’呢!”朱阿姨點開一段剛發布的社區活動視頻自豪地說。
市老年大學負責人告訴筆者,社區教學點開設以來,已有700余名老年學員報名。“老年大學進社區”正悄然改變銀齡群體的生活。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