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民生“關鍵小事” 海州織密幸福生活保障網
“太方便了!這衛生間的扶手、廚房的升降灶臺,真是把我們老人的需求想到心坎里了!”日前,家住海州區新海街道富強社區的張大爺,在適老化改造線下體驗館里,一邊體驗可旋轉淋浴椅,一邊不住點贊。這溫馨的一幕,正是海州區今年以來扎實推進民生實事、用心破解群眾“急難愁盼”的生動縮影。該區始終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生領域痛點難點,用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在家門口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持續“升溫”。
交通是民生之基,安全是出行之本。近日,板浦鎮南北公路安全提升工程順利通車,徹底改變了該路段多年來狹窄坑洼、機非混行的現狀。此前,這條道路因建成時間久、日常車流量大,不僅路面出現狹窄坑洼問題,更存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安全隱患,群眾出行安全感、便捷感大打折扣。問題反饋至區、鎮兩級后,海州區迅速將該路段改造納入民生實事清單,板浦鎮政府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啟動南北公路安全提升工程。據了解,此次改擴建工程不僅修復了原有破損路面,更將道路向兩側拓寬,同步新增非機動車道與交通標識。“現在路寬了、平整了,還有專門的非機動車道,開車騎車都安心。”駕駛員王先生的心聲,道出了群眾對民生工程的認可。
如果說暢通的道路是城市“動脈”,那點亮的路燈就是居民“心頭燈”。同一時期,新海街道西苑社區怡和苑公園的5盞嶄新路燈全面點亮,終結了居民夜間“摸黑散步”的困擾。作為周邊居民休閑鍛煉的主要場所,公園此前因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隱患。街道建管辦接到群眾訴求后,立即上報區級相關部門,迅速協調施工、電力等多方力量,將路燈安裝工作提上緊急日程。為確保工程貼合群眾需求,新海街道聯合西苑社區網格員開展“敲門調研”行動,逐戶征求居民對路燈安裝點位、亮度需求的意見建議,并邀請居民代表參與協商議事會,共同討論安裝方案細節,真正讓每一盞路燈都安裝在群眾“心坎上”。“路燈一亮,心里也跟著亮堂起來!”78歲張大爺的感慨,彰顯了民生工程的溫度。
除了道路通行與夜間照明,居民“上下樓”的便捷安全,更是海州區民生工作的重點。近日,全區283部老舊電梯更新工作迎來關鍵節點,品牌征集投票順利完成,項目即將進入招投標階段。這項獲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工程,覆蓋全區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精準解決群眾“電梯煩心事”。工作中,海州區創新采用居民投票征集入圍品牌的方式,保障居民知情權與參與權;通過“市級統一集中建設”模式,發揮規模化效應,壓縮施工周期,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凝聚起工程推進的共識與合力。不久之后,一場規模空前的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程將在海州區多個居民樓內同步展開,讓轄區居民早日告別“電梯煩心事”,暢享“一鍵直達”帶來的便捷、安全與舒心。
“海州區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小事’當作‘大事’辦,用發展成果惠及民生,以民生改善推動發展。”海州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區將持續聚焦教育、醫療、養老、基礎設施等民生領域,以更精準的舉措、更務實的作風,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不斷筑牢民生幸福底線,繪就全區群眾共建共享的幸福生活新圖景。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