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為本 共享發展成果 繪寫幸福港城新畫卷
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連云港市財政始終堅守“節用裕民”的理念,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選項,持續將財政支出的八成左右用于民生領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公共服務提質擴容,幸福生活可感可及。“十四五”時期,是連云港公共服務能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的五年。在教育領域,財政投入持續向基礎教育傾斜,107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相繼投入使用,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有效化解了“大班額”“入學難”問題,“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邁出了堅實步伐。連云港師范學院成功創建,江蘇海洋大學獲批建設省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醫療領域,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繼建成投用,國家衛生城市復審高分通過,育兒補貼制度全面落實。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引進國內頂尖醫療資源,讓港城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家級水平的優質醫療服務。而起源于連云港的“先醫后付”信用診療模式,因其便捷高效、充滿溫情,不僅在本地廣受好評,更在全省范圍內得到推廣,成為財政支持醫改、便民惠民的生動體現。在文化體育方面,市圖書館新館、大劇院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全民健身中心開放運營,極大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會保障織密兜牢,民生底線穩穩守住。五年來,連云港市連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和城鄉低保標準,困難群眾、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投入持續向就業這個最大的民生傾斜,通過落實社保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一攬子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穩穩地托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盤。截至“十四五”末,全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較高水平,覆蓋全民、城鄉統籌、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聚焦“一老一小”,財政投入推動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加快健全,讓“老有頤養、幼有善育”成為現實。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