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錫:雙向奔赴的兩座城
連云港、無錫是江蘇新一輪南北結對幫扶形成的新伙伴。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無錫和連云港在南北結對幫扶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第一名。
一對全新的伙伴為何能在協同發展中位列第一等次?核心是兩年多來,無錫、連云港共同奮進、持續努力,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打通協同發展上游、中游、下游每個環節,促進了要素互通、人員流動、利益共享。
全省38個典型案例,無錫連云港入選15個,占比40%,涉及產業、科技、教育、衛健、人社、文旅康養、交通等領域,在4對城市中入選數量最多、涉及領域最廣。
協同合作中向新而行
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是著眼江蘇區域發展特點制定的重大政策。
如今,無錫、連云港兩地堅持產業協同發展,通過產業鏈、創新鏈的互聯互通,推進蘇南蘇北聯動高標準高質量向新而行。
在無錫,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是“465”現代產業集群確立的6個優勢產業集群之一,現已集聚鏈上重點企業2000多家,年產值近1500億元。
在連云港,石化產業是我市確定的萬億級產業,蘊含著大量的環保材料、設備市場機遇。
近日,威孚環保項目負責人李國慶忙碌起來。因為他正在為無錫威孚環保一期項目落地而緊張工作。原來,為了促進無錫節能環保產業和連云港石化產業上下游連通,灌南縣委主要領導帶著一本無錫威孚環保投資項目承載情況說明找到威孚環保,推動該企業落戶港城。
“這份說明讓我們覺得威孚環保選擇灌南理所應當。”威孚環保項目負責人李國慶介紹,該項目前期落地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總投資54億元的無錫威孚環保催化劑項目一期項目已經順利拍得建設土地,預計今年夏天6.4億元的一期項目將開工建設。
該項目落地將驅動灌南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實現轉型升級,讓過去小而弱的灌南化工產業迎來騰籠換鳥新機遇。灌南和威孚環保的雙向奔赴是無錫連云港產業鏈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場產業鏈相互連通的協同之旅正在連云港徐徐展開。
總投資35億元的無錫連云港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順利開工。該項目是連云港市首個新型工業用地項目,一期占地89畝,計劃2025年6月竣工交付??偼顿Y25億元的上能電氣新型儲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及高效能光伏電站項目成功簽約,計劃三季度正式投產,未來將實現項目企業主營業務的本土化生產,還將在海州同步開展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等領域合作,探索更多發展新機遇。
如今,連云港和無錫的產業合作成果迭出:已梳理出50個產業鏈合作項目,連云港港與江陰港實現了戰略合作。兩座城市成功舉辦蘇南“1+N”聯動招商聯合推介會議、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專場等活動。
這一系列重大成果說明,只有協同才能更好發展,也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小而美”讓幫扶有溫度
灌南縣的觀瀾名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日午餐食譜清楚地陳列在展板上,一葷兩素一湯只需要8元。配備了理療室、棋牌室、書法室、多功能活動室……多樣化的適老服務讓老年人在空閑時有了好去處。
作為南北共建的“小而美”落地項目,該項目讓周邊老年人有了老而有趣的生活。
南北共建資金讓港城老百姓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務。數據顯示,過去兩年,無錫各市(縣)區安排連云港幫扶資金共計1.2億元,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施幫扶面向基層、面向民生、面向公共服務平臺的“小而美”項目88個。
東??h中醫院,寬敞的康復訓練中心集聚著五六十名患者,護士在一旁悉心指導患者康復訓練。“你看,我胳膊本來是彎曲的,想要伸直使不上力,現在借助儀器,胳膊就能舒展開來。”老馮每日要進行8小時的康復訓練,一天30元的儀器使用費讓他感覺很有性價比。
原來,借助無錫南北共建資金支持,東海縣中醫院康復科從以前的每月僅能收治50余名患者,變為如今擁有70張病床、高峰時每日可接待80名患者的康復大廳,累計收治住院患者900人次。
真金白銀改善了港城縣域公共設施水平,更是將蘇南先進的公共服務理念帶到港城來。
在江蘇省灌云中等專業學校附屬幼兒園,筆者看到由無錫捐贈的“木工坊”,徐梁老師正帶領楊越小朋友在“木工坊”里摸木、識木。“小朋友可喜歡在這里DIY一些物品了,這種和自然零距離的教學方式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毙炖蠋熣f。
無論是“太湖明珠牽手黃海明珠”,還是“兄弟同心”攜手共進,無錫連云港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的這些“小而美”的項目,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讓群眾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協同發展成果。
市發改委區域處處長陳振華介紹,為了確?!靶《馈表椖柯涞芈鋵?,無錫連云港兩市共同制定幫扶資金管理辦法,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加強兩地聯合項目審計,確保資金使用符合投向要求和依法合規。相關管理方法已經變為省南北共建項目管理體制。
思想解放尋找發展新機遇
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是無錫連云港結對幫扶中產生的新理念。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南北結對幫扶,讓無錫干部給連云港帶來一股思想解放的新風?!?/p>
這股新風就是以蘇南改革的思維找到破除障礙的最優路徑、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18名來自無錫各地的干部,深入連云港各縣區,帶來了蘇南思維和方法。
灌云是港城縣域經濟的后發區域,然而,來自江陰的干部沈軍卻發現這里的商機。
作為一名從鄉鎮工業發展一線成長起來的蘇南干部,沈軍被選派到灌云后,對灌云的產業進行了調研。在調研中,他發現“灌云的紡織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可以與江陰產生更好的銜接作用”。
“江陰元素”的加入,為灌云招商體系產生了很多的“化學反應”。江陰工作隊依托各地江陰商會,將招商眼光輻射長三角,放眼全國?!肮嘣瓶梢猿蔀榻幹匾a業轉移承接鏈條上的一端?!鄙蜍娬f,此外,基于灌云縣“一核五極”生產力布局中重要一環的紡織服裝產業,“我們著力與‘國際紡都’浙江柯橋洽談合作,引進高端紡織新上項目”。
這是蘇南思維+蘇北優勢對接的案例之一。在贛榆,惠山帶來了市場化的園區經營理念,并以市場化手段盤活了無錫企業在贛榆投資的江蘇匯聯鋁業有限公司資產。贛榆區委常委、副區長,無錫惠山區派駐贛榆工作隊負責人楊國忠介紹,“未來,我們將利用鋁水直供的便利條件,向上積極融入連云港循環經濟,向下引入下游鋁制材料企業,讓老項目實現新生?!?/p>
思想解放之風還吹到了縣域結對幫扶機制創新上。兩地通過對實施的幫扶項目全程跟蹤問效,定期開展專項督查,確保資金規范使用。并在前期的縣域幫扶下,推進兩市12對重點鄉鎮結對合作落細落實,新一輪重點鄉鎮正在篩選,并建立63對經濟薄弱村幫扶關系,助推實現更高水平鄉村振興、更高質量共同富裕。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無錫連云港兩地將牢牢牽住南北協同發展“牛鼻子”,高標準高質量下好發展一盤棋,以實際行動譜寫協同發展新篇章。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