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吳山林場,看到曾經崎嶇難行的山間小道,已被拓寬成可容消防車輛順暢通行的防火通道。這些通道如同林區的脈絡,不僅讓護林員日常巡護更便捷,更能在火災突發時,為消防力量快速抵達火場爭取寶貴時間。
為切實提升森林防滅火綜合防控能力,有效防范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自2024年10月以來,贛榆區全面推進森林防滅火設施建設,在基礎設施和智能監控領域持續發力,為全區森林資源安全筑牢堅實屏障。
建設中,贛榆區聚焦防滅火薄弱環節,全面推進大小吳山、石橋蘆山、厲莊二龍山等重點區域的防火通道、引水上山管道和蓄水池等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引水上山管道19.1公里,覆蓋班莊、石橋及大小吳山等重點林區;新建蓄水池20個,分布于大小吳山、石橋蘆山和班莊鎮,形成分布式供水網絡;建成防火通道4.05公里,打通了救援撲火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在大吳山周圍還安裝了171個噴灌裝置,構建起“水網+路網”的立體防火格局,形成了一道道水幕防護網,極大提升了火情初期應對能力。
贛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工程師左興文介紹:“這批新建成的設施,特別是熱成像攝像頭和引水上山工程,讓我們的防火工作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警。現在一旦有可疑煙火,系統會自動報警,平臺立即通知護林員前往處置,效率大大提高。”
為實現火災隱患“早發現、早處置”,贛榆區還大力推進熱成像攝像頭建設,在全區各林鎮防火卡口及山林周邊墳地區域,共安裝攝像頭211處。其中,防火卡口及值守點安裝48處,具備人臉識別、車輛抓拍功能,可對進入林區人員進行喊話提醒;重點墳區安裝163處,具備自動識別煙火功能。這些智能監控設備如同“火眼金睛”,24小時守護林區安全,有效防控野外用火引發的火災風險,真正做到了火情隱患“盡在掌握”。
據介紹,目前,所有工程均已完工,所有項目正在驗收階段,投用后,贛榆區森林防滅火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升。下一步,贛榆區將持續推進防滅火體系的現代化、智能化建設,全力守護綠水青山,為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