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在連云港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 尹哲強
2023年主要工作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堅如磐石的政治定力牢記囑托,以勤勉盡責的擔當作為感恩奮進,以守正創新的探索實踐走在前列,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了人大貢獻。一年來,共制定和修改法規3件,聽取審議24個專項工作報告,開展5項執法檢查、1次專題詢問和3個方面滿意度測評,作出4項決議決定,依法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56人次。
這一年,我們以“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為主線,在全市五級人大代表、三級人大干部中精心組織開展“十大行動”,緊緊抓住“學、思、踐、行”四個關鍵環節,通過舉辦專題培訓、開設代表講壇、組織現場觀摩、融入主題教育等,推動全市7500多名五級人大代表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的關心關懷時時記在心頭、牢牢刻進腦海,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的強大合力,我市“十大行動”方案被省人大《參考》全文轉發,相關經驗做法在全省會議上交流,得到省人大常委會樊金龍常務副主任批示肯定。
這一年,我們以推動“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為主題,緊扣“攻堅突破年”目標任務,靶向聚焦、精準發力,扎實開展營商環境優化、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民生實事推進等“專項監督”,積極助推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相關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11次,《人民網》專題報道我市“凝聚代表力量、助力招商引資”的經驗做法。
這一年,我們以創新創優新時代人大工作為主業,全國首家建立駐外代表招商服務站,全國首創民生實事項目“監督長”制度,全省第一家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環境報告制度全覆蓋,“人大有擔當、有事找代表”等一批創新實踐在全省有影響、在全國有特色,全過程人民民主之樹在港城大地茁壯成長、枝繁葉茂,《人民日報》《中國人大》等國家和省級主流媒體報道我市人大工作經驗做法478次,市人大被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表彰為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一、深學篤行新思想,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毫不動搖
牢牢把握人大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本質屬性,堅持以新思想定向領航,以新使命激勵前行,以昂揚奮進的新姿態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
突出入腦入心,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確保人大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堅持周二周四固定學習日制度,對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常委會黨組都作為“第一議題”第一時間學習貫徹;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等基礎上,扎實開展交流研討,學出忠誠信仰、學出責任擔當、學出奮進動力,凝聚起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共識和精神力量。
突出堅定堅決,恪守最高政治原則。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確保人大各項工作都在市委直接領導下進行。深入貫徹市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謀劃推進人大各項重點工作。嚴格執行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請示報告58次。市委高度重視人大工作和建設,強化統籌會辦,推動省委關于加強人大工作的文件精神落地落實,有力支持保障人大依法行使職權。
突出見行見效,切實履行黨組責任。把講政治、講忠誠、講大局作為人大工作的生命線,充分發揮常委會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做到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動,市委有要求、人大有落實。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確保黨組織推薦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地方政權機關領導人員。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持續抓好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使人大成為堅持黨的領導、執行黨的決定的堅強陣地。
實踐讓我們深切認識到,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證,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得越好,人大工作就越有成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就越能得到充分彰顯。
二、圍繞中心議大事,在服務發展大局上精準發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常委會緊扣“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開展精準有效監督,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中展現時時在線的人大擔當。
護航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依法作出關于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的決議、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聽取審議“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計劃執行、招商引資、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報告,督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議案辦理情況,集中視察石化產業基地、中華藥港、縣域經濟發展等情況,督促有關方面錨定目標、精準施策,推動經濟運行率先實現整體好轉。產業項目是經濟運行的“壓艙石”、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專題調研重點產業項目推進和營商環境優化等情況,提出的綜合查一次等26條建議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逐條落實,有力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審議財政預決算、審計工作、國有資產管理等情況報告,加強政府性債務審查監督,為人民管好“錢袋子”、守好“家底子”。常委會領導及機關工作人員積極參與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服務保障工作,助力“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
護衛美麗港城建設。聽取審議國土空間規劃草案編制情況報告并作出相關決議,促進國土空間科學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聽取審議高質量推進河長制工作情況報告,推動流域統籌、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繪就綠水清流新畫卷。上下聯動,常態化聽取審議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報告,對調研視察中發現的32個問題,加強跟蹤問效,推動整改落實,促進美麗港城底色更加鮮明、成色更加可觀可感。
護佑民生福祉改善。全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監督長”制度,打出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集中視察、專項審議、專題詢問、工作評議的監督“組合拳”,推動政府將“民生清單”變為實實在在的“幸福賬單”。依法作出關于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決定,以法治手段護佑萬家平安。聽取審議《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實施情況報告,促進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聽取審議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情況報告,促進揚優勢、補短板,編牢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專題調研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學前教育情況,推動辦好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相關做法被全國人大推廣。
實踐讓我們深切認識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大的使命所向、職責所在,只有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才能在“強富美高”新港城現代化建設中找準人大坐標、體現人大價值、貢獻人大力量。
三、厲行法治促發展,在推進依法治市上擔當作為
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著力筑牢法治根基,為市域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著力提高立法質效。突出好用、管用、有用,制定《連云港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量體裁衣”解決實際問題,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探索“小切口”立法,制定《連云港市住宅小區裝飾裝修管理條例》,通過切小題目、切細內容、切準需求、切實措施,精準推動解決裝修裝飾領域突出問題。修改《連云港市地方立法條例》,完善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機制,已經常委會兩次審議,提交本次大會審議表決。積極發揮18個基層立法聯系點“連心橋”作用,首次頒發立法建議采納證書,努力讓每一部法規都滿載民意、貼近民生、順應民心,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充分肯定我市立法工作。
著力強化法律監督。扎實開展就業促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以法治手段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推動就業工作提質增效。深入開展殘疾人保障“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為殘疾人撐起法治“保護傘”。組織開展《濕地保護法》和《連云港市濱海濕地保護條例》執法檢查,推動濕地保護修復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對市水利局、交通局等4個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開展評議,及時交辦評議意見,促進部門履職盡責、實干擔當。對22件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開展備案審查,切實維護法制統一。
著力維護公正司法。聽取審議全市法院破產審判工作、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情況報告,促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完善監督司法工作辦法,常態化對法、檢“兩官”開展評議,聽取開發區法院、檢察院年度工作情況報告,專題調研民事檢察監督工作,守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認真落實新修訂的《信訪工作條例》,依法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
實踐讓我們深切認識到,法治是一個地方的核心競爭力,只有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才能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四、依靠代表聚合力,在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上積極探索
充分尊重代表主體地位,創新代表工作方式,提高服務保障水平,推動代表履職更接地氣、更貼民心。
創新開展主題活動。組織開展“凝聚代表力量、助力招商引資”主題活動,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市委號召,挺膺擔當、發揮優勢,招引過10億元以上項目7個,億元以上項目59個。深入開展“人大有擔當、有事找代表”主題活動,聽取收集群眾意見4905條,督促辦成3602條,把群眾“心聲”變為“掌聲”。扎實開展“當標桿、做示范、走在前”主題活動,發揮代表在現代化新港城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有關做法和成效兩次被全國人大宣傳推廣。
持續深化“雙聯”工作。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建設的意見》,推進人大代表家、站、點提檔升級,在全市建成營商環境人大代表監測點100個,把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突出“建管用”并重,扎實開展“走基層、進家站、聯選民”活動,市委主要領導帶頭走進家站、接待選民,示范帶動全市五級人大代表面對面訪民情、點對點聽民聲、心貼心解民憂,形成“群眾常來、代表常在、實事常辦”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新常態。
辦好代表議案建議。突出“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和“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工作導向,健全代表建議提出、交辦、辦理、答復、評價等全流程工作機制。馬士光主任牽頭督辦,邢正軍市長親自領辦《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強力推動189件代表建議辦出高質量。對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打造東鹽河城市生態景觀帶等2件建議辦理情況開展評議,促進代表建議得到有效推進和落實。去年代表建議辦成率達83.1%、代表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創歷史最好水平。
激發代表履職活力。適應代表履職需要,精心舉辦3期代表履職培訓班,1000余人次參加,開展代表會前集中視察,幫助提升履職能力。推進代表回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組織評選優秀人大代表、優秀人大代表建議、先進人大代表履職平臺等,探索開展代表履職管理積分制,有效激發代表履職熱情。
實踐讓我們深切認識到,人大是人民的人大,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離開人民、我們就寸步難行,依靠人民、我們就無往不勝,只有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才能讓人民群眾感到人大代表就在眼前,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身邊。
五、強基固本提質效,在打造“四個機關”上不懈努力
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把調查研究作為重要法寶,把素質提升作為重要支撐,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政治機關、權力機關、工作機關和代表機關。
在主題教育中提升能力。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精心舉辦讀書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大討論、立法工作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交流會等,為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注入源頭活水。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廣泛開展接地氣、沾泥土、有溫度的調研,從田間地頭到百姓心頭,奔著問題去、帶著成果回,形成調研報告21篇,推動解決矛盾焦點問題67個,得到省委主題教育巡回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在“三比三爭”中增強活力。精心謀劃、創新載體,在全市人大系統持續深化“比業務、爭創一流,比作為、爭作貢獻,比擔當、爭扛紅旗”活動,“三比三爭”已成為連云港人大的鮮明標識。推進“數字人大”全面貫通,以數字化賦能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強化人大宣傳研究,成立宣傳工作專班,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黨校,精心講好港城人大故事、民主故事。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打造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人大干部隊伍,機關干部的朝氣、銳氣、正氣更加充盈。
在協同共進中匯聚合力。密切對上溝通對下聯系,圍繞省人大上下聯動十項重點工作,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全面提升整體工作水平。建立主任會議成員聯系縣區人大工作制度,鼓勵基層探索創新,總結推廣東海人大的水晶產業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灌云人大的“訪選民、察民情、連民心”活動、灌南人大的代表履職積分制、贛榆人大的營商環境人大代表監測點、海州人大的“兩新”組織代表聯絡站、連云人大的任命人員閉環監督體系等創新實踐,多項工作被全國人大、省人大點贊肯定。
實踐讓我們深切認識到,只有持之以恒加強“四個機關”建設,才能打造過硬人大干部隊伍,交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人大工作高分答卷。只要每個人把該做的事做了,該出的力出了,該盡的心盡了,收獲就在其中,幸福就在其中,社會評價也就在其中。
今年的主要任務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也是連云港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市人大常委會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對連云港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部署,緊扣“鞏固增效”年度主題,做精地方立法、做實人大監督、做準重大決定、做優代表工作、做強機關建設,努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上有新作為,在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連云港上有新舉措,在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高地上有新成效,推動全市人大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一要高站位強化政治引領。把加強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完善“第一議題”制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增強深學細悟篤行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定不移緊跟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以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更好發揮人大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把黨的領導貫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做到市委的決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職能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二要高質量服務中心大局。緊扣市委“鞏固增效年”目標任務和“八個大提升”工作部署,系統化安排工作,精準化選擇議題,精細化助推落實。在增強監督實效上下功夫,圍繞計劃預算、國資管理、政府債務管理、審計工作、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科技創新、醫療衛生、未成年人保護、涉法涉訴矛盾化解等方面,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22個;圍繞漁業、老年人權益保障、宗教事務、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等法律法規,開展執法檢查4項;圍繞城市停車難、兒童健康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院訴源治理等方面,開展專題調研9項;常態化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專題審議、監督長推進、滿意度測評,寓支持于監督之中,與“一府一委兩院”同向發力,推動中心工作落地落實。在提升立法質效上求突破,聚焦發展急需、民生關切,今年擬安排3件正式項目、1件繼續審議項目、3件調研項目,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基礎。制定《連云港市養犬管理條例》《連云港市獻血條例》《連云港市消防條例》,修改《連云港市地方立法條例》,開展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全民健身立法調研,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做好地方性法規實施的“后半篇文章”,推動列入普法、進入執法、納入司法、融入監察,打通法規實施“最后一公里”。在提高決定時效上顯擔當,圍繞貫徹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以及計劃、預算、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方面,及時作出決議決定,依法將市委決策部署轉化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高唱正氣歌,多聚正能量,匯聚起萬眾一心促發展的強大合力。
三要高水平推進創新實踐。創新是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完善發展的不竭動力。要緊扣省人大上下聯動十項重點工作,創新思路、載體、方法,以最高標準、最優要求、最好狀態抓好推進落實、打造港城特色。積極探索“小快靈”立法模式,實現小規制承載大內容、小切口解決大問題。開展審議意見“清單式督辦”,進一步提升監督實效。探索建立預算審查監督“四問該不該”機制,圍繞財政資金“該不該花、該不該政府花、該不該花這么多、該不該當下花”深究細審,推動審查從程序性向實質性轉變。健全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工作制度,創新開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完善“走進聯”工作機制,探索在“兩新”組織建立人大代表聯系點,真正讓代表建議擲地有聲、代表履職更接地氣、代表活動更富實效,努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港城實踐高地。
四要高標準提升履職能力。干事創業,沒有過硬的本領不靈,沒有過硬的作風不行。堅持以“四個機關”建設為統領,建強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兩支隊伍,為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強化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著力提升領導干部的謀劃能力、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能力、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人大機關干部的服務能力,打造向心力強、執行力強、戰斗力強的過硬隊伍。健全代表履職評價體系,探索代表履職積分管理,開展代表履職評議,激勵代表履職盡責、奮發有為。聚焦“管、用、算”,持續深化“數字人大”建設,以數字化賦能增效。加強理論研究和新聞宣傳,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寫出代表履職好新聞,講出人大工作好故事,唱出人大制度好聲音,嚴出人大干部好形象,讓港城人大故事、代表故事講述得越來越生動、越來越精彩。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