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第44266號提案的答復
孫明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港城非機動車道安全暢行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港城非機動車道安全暢行的提案》的相關建議和意見非常好,也非常合理。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市格局持續優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不斷增加,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但是,城市道路部分非機動車道仍存在您提案中的部分問題,居民對此反映也比較強烈。
您提出的完善非機動車專用道的規劃及建設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區“斷頭路”打通工作,2023年,專門安排我局組織編制了《市區斷頭路打通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并納入《市區道路快速化改造和建設優化調整方案》,逐步推進實施。自2023年起,先后打通文苑北路、運河路、東哨路、云山路、振華西路、隴海西路、文苑南路、金苑路、隴海東路等城市斷頭路,并配套建設完善非機動車道,進一步提高市區非機動車道通行能力和水平,同時,選取市區路況較差的海連東路(市第二人民醫院南門)100米作為試驗段,完成人行道專項整治試點工程。2024年,市住建局根據主城區道路現狀,組織編制連云港市主城區主次干道三年(2024—2026年)道路維修方案,初步排定12個重點項目,目前,西大堤人非共板整治、景觀大道周邊慢行系統整治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計劃8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大非機動車道專項規劃力度,目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在啟動《連云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編制工作。在路網規劃層面,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堅持“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理念,構建與連云港市土地利用發展相適應的、以交通功能為主、游憩休閑為輔、便捷、安全、舒適的步行和非機動車交通系統,加強步行和非機動車交通與公共交通系統的良好換乘銜接,創造宜人舒適的步行和非機動車交通環境。道路空間規劃設計層面,立足于保障非機動車路權,結合沿線用地性質,按需設置專用非機動車道,靈活調整非機動車道寬度,在學校周邊路段試點自行車專用道分離自行車與其他非機動車,進一步提升非機動車道安全性和通達性。
您提出的強化非機動車道的養護和維修方面,為全面加強市政道路橋梁長效養護管理,根據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長效管理工作要求,結合市政養護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市住建局聯合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印發《道路橋梁日常巡查及時維修制度的通知》(連建發〔2023〕41號),進一步細化城市道路養護責任分工、巡查內容、方式和養護要求等工作內容,建立“網格管理、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快速反應、及時修復”的常態工作機制,動態巡查城市道路快慢車道路面、路牙石、人行道、護欄設施、路燈、城市橋梁、止車柱、井蓋等市政設施的破損和安全隱患情況,發現問題督促及時進行整改。2024年,針對主次干道、支路小巷開展動態巡查29800余次,完成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路面維修約16萬平方。針對路面破損、井蓋凸起等問題,市住建局督促屬地住建部門加強路面精細化養護水平,用高于文明城市檢查的標準加強路面坑塘、井蓋破損的養護維修,對于路面坑塘等存有安全隱患的問題,要求立即修復或采取臨時警示措施。同時市住建局強化每日道路巡查,對管養范圍內的病害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對其他權屬部門管養的井蓋等破損問題,在采取臨時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通過12345熱線等方式進行轉辦。
您提出的進一步強化非機動車道的規范管理方面,市城管局將非機動車道秩序整治納入年度重點工作,2024年以來,針對港城大道、花果山大道等12條主干道及多個商圈、校園周邊區域,開展了三輪“非機動車道暢通工程”專項行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2萬余人次,查處各類違規占道行為4300余起,清理占道堆放物料380余噸,非機動車道通行效率提升約27%。2025年4月下旬,市城管局聯合公安局、市場局、海州區等部門單位,制定《城區市容和交通秩序規范工作方案》,累計開展集中整治行動18次,重點整治花果山大道、朝陽路、瀛洲路、隴海東路、南極路、新海中學、蒼梧小學、人民醫院、濱河廣場、蘇寧廣場、振興農貿市場周邊等20余處重點區域,清理占道攤點500余處,其中貨運車60余輛、電動三輪車300余輛,其他攤點100余處,下達教育提醒單60份,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33份,持續推進非機動車道“市容和交通秩序”聯合規范治理工作。
再次感謝您對連云港城市建設的支持和關心,希望您以后對城市的建設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14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