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第44263號提案的答復
趙鵬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型設施均衡布局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兒童事業發展,積極踐行兒童優先理念,努力打造滿足兒童健康成長與發展需求的城市基礎設施和空間環境,為孩子們創造更加安全、便捷、有趣的成長空間。自“十三五”以來,我市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寫入兒童發展五年規劃,納入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4年我市被省發改委、省婦兒工委和省住建廳明確為兒童友好城市省級培育城市,2025年又被國家明確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因此我市十分重視兒童友好空間和兒童友好型設施的建設。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融入兒童友好理念。全市堅持把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充分考慮兒童需求,預留兒童活動空間。市自然資源局按照社區、學校、醫院、圖書館、公園、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體育運動等領域兒童友好設施(空間)建設要求,做好方案審查等規劃審批相關工作;市住建局靈活利用城市公園、口袋公園和學校周邊空地合理規劃布局兒童活動空間,持續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共建成包含各類兒童友好空間(公園、口袋公園、學校等候區)總計60處;市體育局結合兒童友好城市行動,以籌辦二十一屆省運會為契機,不斷加強適宜兒童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2024年建成農商控股體育休閑廣場、櫻桃谷文體公園等4個體育公園和17.7公里健身步道,設置了兒童活動區,增加兒童體育運動器材;市衛健委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從兒童視角出發,以兒童需求為導向,以兒童更好成長為目標,認真落實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并在全市開展兒童友好醫院建設,為兒童提供健全的醫療健康服務,提升兒童健康發展水平。同時,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和市城管局下發了《連云港市關于提升我市高品質住宅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我市新建改善型住宅中均布局了托育服務、四點半學堂、城市書屋(兒童閱覽室)等相關要求,為兒童提供參與社區事務、學習交流、科普體驗的平臺,以社區為載體,整合資源,完善功能,打造一批兒童友好社區。
二是全域改造升級,煥新兒童友好空間。結合城市更新工作,持續提升改善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以及配套公共設施周邊環境,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接送空間。市住建局在既有公園內開辟兒童活動場地,設置兒童沙池、藝術舞臺、攀爬架、親水平臺、戶外露營點等,在蒼梧綠園、郁洲公園、海州公園里設置城市書房和兒童閱覽區,形成15分鐘兒童友好閱讀服務圈,利用學校門前廣場綠地、口袋公園等場地,設置看護人等候區和學生排隊區,緩解學校周邊交通擁堵,保障學生安全,共建設兒童友好閱讀服務圈5處,在老舊小區中改造無障礙設施和適兒化改造400余處。市水利局建設了東鹽河一、二、三期河濱公園,增設多處兒童友好型設施,包括滑梯、攀爬架、戶外活動區等,去年冬天開展了西鹽河(朝陽路-海連路)段綠化提升工程,增設了綠道,豐富了兒童的活動空間?。市體育局對海寧社區體育公園、玉帶社區體育公園等12個市區項目提檔升級,共配建了智慧跑道系統一套、智能健身路徑15件、各類球場10片、一代健身路徑500件、乒乓球桌40張及滑滑梯、攀爬架、蹺蹺板等兒童游樂設施。市交通局通過提升客運站母嬰室、兒童活動區等基礎設施,為兒童提供更加舒適的候車環境,內部更新改造客運站母嬰室等基礎設施,新增配置獨立電源插座、飲水機、常用護理包等日常用品,提升母嬰室服務環境,同時打造青少年學習教育“主題車廂”,以公交20路、12路等車廂為公益宣傳載體,緊扣“一車一主題”“一車一精神”模式,打造圖文并茂的兒童主題教育車廂,面向學生開展了“青少年實境課堂”“黨史故事天天講”“現場講堂”等多種學習活動,營造濃厚的關愛兒童健康成長氛圍。
三是優化空間布局,實現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按照“15分鐘生活圈”理念,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優化兒童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推動學校、幼兒園、兒童公園、社區兒童活動中心等設施均衡配置,實現兒童步行15分鐘內可到達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目前,各級醫療機構以“1米高度看醫院”的兒童視角,依照《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指南》標準,開展醫療機構適兒化改造,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已達到《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指南》要求。市文廣旅局持續推進全市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重點完善少兒閱讀陣地建設,打造示范性文化場館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推動AA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實現家庭衛生間全覆蓋,為城鄉兒童提供便利的文化休閑環境,發揮市圖書館、少兒圖書館的示范作用,分層開展親子閱讀、情境閱讀等服務,滿足兒童及家長多元化需求。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體育局根據現有兒童友好空間布局,實時公布全市兒童友好場地布局,并配合市發改委、市婦兒工委做好全市兒童友好城市空間布局規劃,確保實現兒童友好空間均衡配置。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高度重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兒童友好健身場地設施服務效能,積極總結我市兒童友好街區和社區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園綠地適兒化改造等經驗做法,在公園綠地、公共場所、醫院學校、社區小區等方面改善兒童生活環境,合理布局規劃一批具有兒童友好特色的公共設施和文化空間,年內預計新增兒童友好醫院5所,兒童友好空間10處,新增更新健身路徑器材、籃球架、乒乓球桌等適宜兒童的各類體育健身器材600個健身站點。同時,制定社區、學校、醫院、圖書館、公園、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體育運動、實踐基地等領域兒童友好設施(空間)建設導則及標準指引,充分融入我市山海文化、西游文化、水晶文化等地域特色。最后,組織社區和相關物業企業開展豐富多彩的兒童活動,如親子運動會、手工制作、文化講座等,豐富兒童課余生活,真正為我市兒童提供一個更加友好、安全的健身玩樂的環境。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14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