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第44112號提案的答復
市政協人資環委:
貴委提出的《關于優化市區道路及交通設施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關于優化市區道路及交通設施發展的提案》提出的相關建議和意見非常好,也非常合理。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市格局持續優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不斷增加,居民出行更加便利。但是,城市道路交通及交通設施仍然存在貴委提案中的部分問題,如部分路段高峰時間擁堵嚴重、城市道路設施老化、階段性停車難等問題日益突出,居民對此反映也比較強烈。
貴委提出的優化城市支路網體系方面,2023年市住建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了《市區斷頭路打通三年行動計劃》,按照“輕重緩急、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等原則,結合市級財政實際情況,全面開展了斷頭路打通行動,目前市區文苑北路、運河路、東哨路、云山路、振華西路、隴海西路、文苑南路、金苑路、隴海東路、南空路、天晴路、煙草路、沃壤山路下穿等城市斷頭路已全面建成通車,豐泰巷、柳葉巷、楓葉巷、復興路、臨洪西路、新華路、健康路、建南路、朐園路等已經全部進場施工。后續,將根據地塊開發進度等適時啟動文昌路等城市支路建設,不斷加密城市路網,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同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啟動了《連云港市國土空間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提出進一步規劃構建結構合理、分級明確、內暢外達的多層級道路網,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重易行,次干路強銜接,支路高可達的城市道路網體系。
貴委提出的建立道路設施養護管理機制方面,2023年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結合日常市政養護管理工作,市住建局聯合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印發《道路橋梁日常巡查及時維修制度的通知》(連建發〔2023〕41號),細化了城市道路養護責任分工、巡查內容、方式和養護要求等工作內容,建立“網格管理、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快速反應、及時修復”的常態工作機制,健全全市城區道路破損修復長效管理,動態巡查城市道路快慢車道路面、路牙石、人行道、護欄設施、路燈、城市橋梁、止車柱等市政設施的破損和安全隱患情況,發現問題督促及時進行整改。2024年全年針對主次干道、支路小巷開展動態巡查29800余次,完成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路面維修約16萬平方。
貴委提出的系統解決道路交通設施老化方面,2024年市住建局組織編制了《連云港市市政基礎設施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系統摸排存在問題短板,精準靶向發力,計劃通過三年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全面開展主城區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整治298185平方米,主次干道中修提升597500平方米,城市家具出新98.8公里,橋面系鋪裝整治21275平方米,窨井蓋整治提升10791座,全面提升城區市政基礎設施品質。
貴委提出的完善公共建筑停車管理方面,市公安局推動成立連云港市停車管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實體化運作統籌推進停車治理工作。綜合采取路內停車泊位收費、專用停車泊位共享、開展違停專項整治等措施,多措并舉強化停車管理,緩解市區“停車難”問題。截至目前,共對44條路段、3401個停車泊位進行收費管理,單車位日均周轉率由0.9次/日提升至3.75次/日,進一步挖掘重點區域停車資源潛力,提升停車便利化水平。
貴委提出的增加居住小區供給方面,市資源局已啟動《連云港市中心城區停車規劃修編》工作,目前初步成果已通過專家論證。該規劃近期側重“補齊短板”,以問題為導向,綜合施策,重點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區域的停車問題,提升群眾獲得感;遠期側重“優化結構”,建立健全停車體制機制,形成“以配建停車為主、公共停車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停車體系,充分保障基本停車需求、合理引導出行停車需求,構建“供需平衡、秩序優良、管理智慧、服務優質”的停車發展新局面,促進停車與城市、交通協調發展。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會同市公安局、市資源局對貴委提出的建議進行深化研究論證并逐步推動落實解決。再次感謝貴委對連云港城市建設的支持和關心,希望以后對城市的建設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連云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14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