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12-00158
      發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 2012-10-24
      標 題 轉發市體育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2012〕170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轉發市體育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2012〕170號.pdf

      轉發市體育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已經市長辦公會討論通過,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10月24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

      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

        市體育局  市教育局  市財政局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3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體育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1〕62號)精神,為進一步提高我市運動員綜合素質,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推進體育現代化建設,現就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省有關要求,圍繞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保護運動員身心健康,解決運動員后顧之憂,建立運動員及體育后備人才文化教育和保障的長效機制,激勵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運動訓練,促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我市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共管體制,創新結合模式

        1.加強體教結合。建立體育和教育部門共同負責、學校體育人才效益共享、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體教結合管理體制。市體校領導班子按干部管理權限,由責任部門負責考察、選任;體育部門負責市體校運動訓練、運動員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教練員配備和后勤服務人員設置管理;教育部門負責加強對市體校文化教學的指導和教師的培訓工作。縣(區)級體校的管理體制和職責分工,由各縣(區)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參照市體校管理辦法確定。

        2.創新培養模式。各級體育、教育部門共同選定一批優質學校,結合其體育設施基礎和體育教學特長,與各級體校聯辦具有專業項目特色的運動隊,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名校辦名隊的格局,其中體教聯辦運動隊教練員的選派聘用、運動訓練、生活管理和賽事組織由體育部門和體校負責,運動隊的教育、教學管理由教育部門和聯辦學校負責。積極整合、充分利用體育和教育的優質資源,鼓勵各級體校將特色項目和訓練基地辦到各類普通學校;鼓勵各類普通學校在全面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同時,通過舉辦體育興趣小組、運動俱樂部等形式,因地制宜開展特色訓練。各級體育、教育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和指導扶持,逐步打造一批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培育一批具有體育教學傳統項目和優勢體育品牌的特色學校,努力形成有連云港特色的學校課余訓練及體育人才培養模式。

        3.優化學訓條件。進一步改善各級體校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訓練設施。市體校的文化教學設施設備和各類運動器材由市體育部門根據相關要求配置,市教育部門在文化教學設施配備標準上給予技術支持,普通學校舉辦的具有特色優勢的市重點業余訓練項目,由體育部門有計劃地通過多種途徑、采取不同形式給予適當補助和必要獎勵。

        (二)統籌學訓安排,促進全面發展

        1.堅持科學選苗育才。各級體育、教育部門應共同完善運動員和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選拔標準,嚴把入口關。建立健全業余訓練運動員和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考核、考評和備案機制,及時合理地調整分流,促進業余訓練運動員文化教學和訓練競賽協調發展。

        2.統籌學習訓練安排。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法》,確保所有適齡業余訓練運動員依法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并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標準。教育、體育部門要完善和規范體育運動學校的教材使用、課程方案和質量評價標準,并根據各年齡段業余訓練運動員的特點,因材施教,夯實文化教育基礎。嚴格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全國青少年教學訓練大綱,科學統籌學訓安排,提高文化學習效率和運動訓練質量。承擔文化教學任務的學校要保證業余運動員學習訓練時間,確保每人每周文化學習時間不少于24學時、每天訓練達到2.5小時。對參加體育比賽影響文化學習的業余訓練運動員,要及時安排教師補課。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和幫助業余訓練運動員不斷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信念,培育責任意識、誠信意識、文明意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業余訓練運動員課余文化生活,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4.實施雙向綜合考核。建立體教結合雙向考核機制,將各級體校運動員訓練、比賽情況納入文化教育學校的管理和考評范疇,將運動員代表市、縣(區)參加比賽取得的成績計入相關學校和文化教師的年度成績,將業余訓練運動員學期文化考試成績計入教師和教練員的年度考評;相關單位要根據業余訓練運動員學習訓練情況的綜合考核結果,確定有關文化教師和帶隊教練員的年度績效獎勵。

        (三)完善扶持政策,落實激勵措施

        實行業余訓練運動員入學升學優惠政策,增強各級業余體校招生吸引力;適當調整、配置和提高運動項目聯辦學校體育特長生招收名額,拓寬優秀運動員入學途徑。

        1.保障業余訓練運動員入學。對省運會備戰訓練和參賽運動員、業余訓練運動員及優秀體育運動苗子的就學、升學工作,應在每學年2月份經體育、教育部門共同審核資格后,由教育部門安排入學計劃和招生方案。學齡前運動苗子,經教育或體育部門的教師或教練員署名推薦,由教育部門就近安排入學。小學階段業余訓練運動員升入普通初中時,對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體育部門舉辦比賽單項前八名、集體項目前六名的運動員,以及尚無比賽成績的省運會運動員,由體育和教育部門聯合測試認定,就近安排至對口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就讀。初中階段業余訓練運動員升入高中段學校,按照特長生招生考試錄取方案,安排至對口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就讀。

        2.拓寬體校學生分流渠道。體育、教育部門要根據運動學校特點,科學制定教學訓練計劃,完善考核分流機制。對經過一年學習訓練考核,不具備培養輸送潛力的學生,及時分流到相關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確保完成一個專業的學習,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3.促進體校學生就業。將體校畢業生和退役運動員納入促進就業政策范圍,建立健全業余訓練運動員職業轉換社會扶持體系,幫助業余訓練運動員順利實現職業轉換。在同等條件下,市縣(區)體育事業單位招收工作人員、教育事業單位招聘體育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人員,要優先聘用曾取得優異成績的業余訓練運動員。對登記失業的業余訓練運動員,可按規定享受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補貼;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業余訓練運動員社會保障機制,指導并幫助業余訓練運動員所在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按時足額繳納相關保險費,確保業余訓練運動員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重視和解決因傷致殘運動員的治療補償和生活待遇等問題。

        4.加大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將運動員文化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加強經費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文化課教師與當地教育系統同層次、同類型學校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將各級各類業余體校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深化體教結合,促進運動員健康成長。要強化目標責任制考核,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健全協調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深化體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體育、教育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協調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問題。成立連云港市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和相關運行機構,負責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監督檢查。

        (三)形成工作合力。要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在運動員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中的職責,努力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體育、教育部門要按照職責要求做好共同管理的牽頭工作,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主動關心支持,合力推動我市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落實。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www.亚洲色图|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