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k12498411/2017-00767
      發(fā)布機構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發(fā)文日期 2017-06-16
      標 題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連云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
      文 號 連政辦發(fā)〔2017〕92號 主 題 詞
      內容概述 《連云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時 效 有效 文件下載 連政辦發(fā)〔2017〕92號.pdf
      • 閱讀次數(shù):
      • 字體:[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連云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的通知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6月16日

      連云港市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政務服務監(jiān)督管理,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江蘇省政務服務管理規(guī)定》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政務服務,是指市、縣(區(qū))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實施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等具有依申請實施特征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的行為。

      經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會同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為涉密的政務服務事項除外。

      第三條  本市行政區(qū)域范圍內政務服務工作,適用本規(guī)定。

      第四條  政務服務工作遵循便民利民、依法依規(guī)、公開透明、開放共享的原則。

      第五條 市級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市政務服務與管理的組織協(xié)調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縣區(qū)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本地區(qū)政務服務與管理的組織協(xié)調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其他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政務服務相關工作。

      第二章  政務服務的集中辦理

      第六條  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本級和上級委托實施的政務服務事項,原則上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要全部入駐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實現(xiàn)“一窗式”進出。有條件的縣區(qū)依法經批準可以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將行政許可權集中到一個部門行使。

      務服務事項清單應依據(jù)政府部門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制定。主要包含許可、征收、給付、確認、獎勵和其他行政權力。

      第七條  具有政務服務職能的部門或組織(以下統(tǒng)稱政務服務部門),應當明確一個內設機構(以下統(tǒng)稱政務服務職能處室)統(tǒng)一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其他相關內設機構可以承擔相應協(xié)同工作。

      政務服務職能處室原則上應當整體進駐政務服務中心。

      第八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窗口(以下統(tǒng)稱部門窗口)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并制定統(tǒng)一格式的授權委托書,窗口工作由政務服務職能處室承擔。

      第九條  因特殊情況,政務服務事項不宜或暫不進政務服務中心的,應當報本級政府批準,納入同級政務服務管理機構統(tǒng)一管理,并報上級政務服務管理機構備案。

      對于因場地限制或已有辦事大廳的單位,經本級政府批準,作為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相關政務服務事項進駐辦理,接受本級政務服務中心業(yè)務指導和管理考核。

      第十條  政務服務部門一個工作年度內受理政務服務申請數(shù)量較少的,經同級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同意后,可以網上預約受理或者由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代為受理,政務服務職能處室及時至中心辦理。

      第十一條  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審核、決定、制證、送達等環(huán)節(jié)應當集中在政務服務中心實施。

      政務服務事項涉及現(xiàn)場核查、專家評審、聽證等程序的,應當由政務服務職能處室組織或委托有關單位實施。

      第十二條  政務服務事項涉及政務服務部門所屬機構提供檢驗、檢測、檢疫等服務的,部門所屬機構應當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窗口受理檢驗、檢測、檢疫等申請。

      有特殊管理要求的事項除外。

      第三章  政務服務信息公開

      第十三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立改廢等情況及時對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清理調整,履行相關手續(xù)后,按規(guī)定向社會公布。

      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政務服務部門不得自行設置或者變相設置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

      第十四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逐項編制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列明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依據(jù)、受理單位、基本流程、申請材料、示范文本及常見錯誤示例、收費依據(jù)及標準、辦理時限、咨詢方式等內容,并細化到每個環(huán)節(jié)。

      政務服務事項和辦事指南等應當通過政府網站、部門網站、多媒體終端設備、宣傳手冊等形式向社會公開。

      第十五條  部門窗口應當在顯著位置放置辦事指南、載有法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的公示牌、示范文本或固定格式文本(表格),供公眾免費查閱。

      第十六條  政務服務事項有數(shù)量限制的,應當將限制依據(jù)、數(shù)量、分配規(guī)則以顯著方式予以公示。

      第十七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在部門窗口和相關政府網站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等目錄清單。

      第十八條  政務服務申請材料中涉及需由符合法定條件的專業(yè)技術組織編制、認定的材料,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在部門窗口和相關政府網站公開相關專業(yè)技術組織名錄。

      第十九條  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結果應當依法公開,公開內容包括事項名稱、申請人、批準內容、有效期限、批準部門、批準日期等。

      第二十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將申請書等材料的示范文本或固定格式文本(表格)制作成電子文件,置于部門網站、政務服務中心網站,供申請人下載。

      第二十一條  政務服務信息公開內容應當及時更新。

      政務服務事項涉及重大調整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公開。

      第四章  政務服務的規(guī)范運行

      第二十二條  部門窗口工作人員應具備辦理本政務服務部門政務服務事項業(yè)務能力,政務服務部門要有計劃安排窗口工作人員業(yè)務輪訓。對下放到縣區(qū)的市權行政審批項目,各部門要主動對接,做好培訓和業(yè)務指導工作,確保審批項目順利運行。

      部門窗口工作人員應當承擔本政務服務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政務服務以及其他相關業(yè)務的咨詢工作。

      第二十三條  部門窗口日均受理政務服務申請數(shù)量較多的,政務服務部門要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咨詢窗口或開通咨詢電話、網上咨詢。

      第二十四條  政務服務部門受理政務服務申請,應當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通知書應當載明政務服務事項名稱、受理時間、辦理期限、領取證件的地點等。

      受理通知書應當加蓋政務服務部門專用章。

      第二十五條  政務服務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在法定時限內出具補正通知書,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

      補正材料需要由其他部門或者專業(yè)技術組織提供的,補正通知書應當包括補正材料取得的途徑和方式。

      補正通知書應當加蓋政務服務部門專用章。

      第二十六條  多部門共同審批事項,應由同級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研究提出意見,報本級政府批準,明確一個政務服務部門統(tǒng)一受理申請材料、統(tǒng)一送達相關證件。各級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做好聯(lián)合審批牽頭工作,積極服務重大項目、重點工程。

      第二十七條  根據(jù)法定條件和程序,政務服務申請需要現(xiàn)場核實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做好現(xiàn)場核查安排記錄。

      現(xiàn)場核查人員應當制作現(xiàn)場核查記錄,并簽署姓名、日期。

      第二十八條  依法應當先經下級政務服務部門審查后報上級政務服務部門決定的政務服務事項,下級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將初步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直接報送上級政務服務部門窗口。

      兩級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建立報送材料交接記錄,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供申請材料。

      第二十九條  政務服務事項需要政務服務部門有關負責人簽字的,有關負責人可通過政務服務系統(tǒng)后臺進行審批或到政務服務中心審核材料、簽署意見。

      第三十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加快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速度,法律、法規(guī)對辦理時限作出明確規(guī)定的,政務服務部門承諾的辦理時限可以少于等規(guī)定的時限;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參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同類事項辦理時限,合理確定承諾時限,并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一條  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程序包含有聽證、公示、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明確所需時間,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法定辦理期限內。

      第三十二條  政務服務部門實施政務服務,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收取費用的,應當公示收費依據(jù)、標準,明確告知申請人繳費方式。

      第三十三條  政務服務部門實施政務服務盡量簡化流程,縮短時限,可以同時辦理的程序應當并行辦理。

      第三十四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務服務事中事后監(jiān)管,監(jiān)管人員不得是本部門政務服務職能處室工作人員。

      第五章  政務服務的網上辦理

      第三十五條  各縣區(qū)應依托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tǒng),統(tǒng)一完善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第三十六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建立網上服務窗口,受理申請人通過網絡提出的政務服務申請。

      過網絡提出的政務服務申請,政務服務部門應當通過網絡告知申請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或者需補正的申請材料等內容。

      第三十七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根據(jù)法定程序設置網上辦理流程,實施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將申請材料以及實施程序中產生的材料制作成電子文件在政務服務平臺上傳遞、流轉。

      務服務實施過程應當在政務服務平臺上留下即時電子信息。

      第三十八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建立政務服務電子信息庫。電子信息庫應當包含以下電子數(shù)據(jù)或電子文件:

      (一)政務服務申請人基本情況;

      (二)政務服務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

      (三)政務服務實施過程中,政務服務部門向申請人出具的各種結論性材料;

      (四)政務服務部門向申請人核發(fā)的證照批文。

      各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共享政務服務信息。

      第三十九條  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當實現(xiàn)政務服務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共享政務服務信息。

      第六章  政務服務人員管理

      第四十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選派具有較強業(yè)務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較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的人員到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有計劃地選派后備干部進中心鍛煉。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可根據(jù)情況向組織部門或所在部門黨組推薦優(yōu)秀進駐中心工作人員,作為培養(yǎng)選拔干部的后備人選。

      第四十一條承辦政務服務事項的工作人員應當是政務服務部門行政編制人員或者依法授權承擔政務服務事項的事業(yè)編制人員,在政務服務中心連續(xù)工作時間應不少于兩年。

      第四十二條 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應當對政務服務工作人員進行資格審查、業(yè)務培訓和管理。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應當保持相對穩(wěn)定,接受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和派駐部門雙重領導。

      第四十三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派遣代表本部門負責行政審批事務的首席代表(以授權書形式確認),首席代表原則上由行政服務處處長擔任,首席代表連續(xù)工作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第四十四條 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對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年度考核結果由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決定,并將考核結果報送政務服務部門。

      第四十五條 因政務服務工作人員不能勝任工作或其有違法違紀行為,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提出處理意見或換人要求時,進駐部門應密切配合,及時更換。

      政務服務部門確因工作需要調換工作人員或臨時替崗換人時,應提前報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備案。

      第四十六條 政務服務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政務服務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應依法追究責任。

      第七章  政務服務的監(jiān)督考核

      第四十七條 各縣區(qū)應當加強對本級政務服務部門工作的監(jiān)督考核,并將其納入政府績效管理。

      第四十八條  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制定政務服務管理評價辦法,具體實施政務服務管理評價工作。

      第四十九條  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應當加強對政務服務部門政務服務工作的日常管理,發(fā)現(xiàn)重大問題及時出具書面建議,提出整改要求。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在規(guī)定時間內落實整改。

      第五十條  各級監(jiān)察、法制、編制、人社等部門應當依照相關規(guī)定實施對政務服務工作進行監(jiān)督管理。

      第五十一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運行管理和監(jiān)督制度。

      第五十二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對政務服務職能處室開展政務服務工作實施有效監(jiān)督和績效考核。

      第五十三條  政務服務部門應當建立政務服務反饋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政務服務工作。

      第五十四條  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應當會同監(jiān)察、法制、編制、人社、物價等部門對政務服務工作進行綜合評價考核。

      附  則

      第五十五條  垂直管理部門政務服務工作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十六條  本規(guī)定由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五十七條  本規(guī)定自發(fā)文之日起施行。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幕|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