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典型案例
徐圩新區:牽住治氣“牛鼻子”從儲罐源頭精準治污
近日,筆者走進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看見徐圩新區環境綜合治理攻堅大隊環保專員正手持PID(即光離子氣體)快速檢測儀,對企業罐區、裝置區、裝卸車等區域無組織排放情況進行檢測。徐圩新區在儲罐管理方面創新性提出環保型呼吸閥和緊急泄壓閥管相關管控要求,是其打造化工園區生態環境示范標桿的一個縮影。
作為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體物,VOCs(即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污染治理和無組織排放監管是當前大氣治理的重要內容。為切實提升石化基地儲罐VOCs無組織排放管控水平,從源頭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徐圩新區在執行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對標國際一流,研究制定更高標準的石化基地揮發性有機液體常壓儲罐呼吸閥和緊急泄壓閥泄漏控制指標,進一步加強VOCs無組織排放管控力度。
園區企業結合“雙閥”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對照標準,對相關環保設施不斷升級改造,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我們共有128臺呼吸閥與緊急泄放閥需要分批更換,3月初已經完成第一批114臺更換工作,第二批14臺閥門預計6月底前完成更換。”榮泰倉儲HSE(即健康安全環保)部副經理王興海說,“投運后將從源頭治理極大降低VOCs無組織逸散和異味排放,降低末端治理負荷。”
當前,連云港石化基地在產企業正加速推進常壓儲罐標準提升,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與技術,在實現VOCs無組織排放“應收盡收”的同時,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環保成本,有力推動化工園區VOCs管控示范標桿建設。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