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建設解民憂 筑牢小區“安全網”
近日,海州區朐陽街道梧桐藍山、山水人家小區建成集中充電樁,破解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居民只需掃碼支付即可安全充電,既方便又實惠。這一變化,是朐陽街道落實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是基層治理從“堵漏洞”到“疏需求”的智慧轉型。
針對“飛線充電”頑疾,朐陽街道將充電設施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因地制宜破解空間難題。山水人家小區通過優化綠化帶建成300個充電樁,形成中央景觀帶嵌入式布局;梧桐藍山采用分期建設模式,一期20個充電樁已投用,二期正打造“5分鐘充電圈”。所有設施均配備自動斷電系統、滅火彈、24小時監控及防火阻燃頂棚,并嚴格預留消防通道。
朐陽街道實施“三步工作法”提升治理效能:精準摸排需求,通過入戶走訪、線上調研確定建設方案;透明化推進建設,召開4場議事會并公示方案,業主代表全程監督;專業化長效管理,由海州交投集團運營,執行1元/5小時惠民價,同步開展消防演練和安全宣傳。居民王先生感慨:“每月充電費省10元,安全更有保障?!背潆姌锻队煤螅^樓道違規停放現象基本消除。
傍晚的山水人家小區,居民們有序停放車輛,邊充電邊嘮家常,孩童在周邊安全區域嬉戲,鄰里矛盾顯著減少。65歲的趙大爺感嘆:“樓道清爽了,輪椅通行也方便了?!苯值镭撠熑吮硎荆瑢⒊掷m推進充電設施全覆蓋,定期開展“回頭看”檢查,讓民生工程真正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
下一步,朐陽街道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通過筑牢安全屏障護航美好生活,讓民生實事更有溫度、更具質感。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