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醫后付”逐漸走進百姓生活
“現在帶孩子看病,檢查、拿藥等所有流程結束了,回家后,用手機一次性交費,真是省時又省事。”昨日,帶孩子在市婦幼保健院看病的王女士,1年前就簽約了“先醫后付”,便捷的服務讓她一個人也能輕松帶娃看病。
“先醫后付”服務的推出,是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深化看病就醫“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度和滿意度的具體實踐。自2022年5月起,我市在6家市直屬醫療機構逐步推行“先醫后付”醫療服務模式,以誠信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支撐,推動就醫流程再造,疏通醫療就診“堵點”,減少患者反復排隊。
打通堵點 減少就診跑腿次數
“大媽,您使用醫院微信公眾號或在自助機進行掛號時,頁面會自動彈窗提醒,選擇同意簽署即可。”昨日一早,筆者來到市婦幼保健院,在自助機旁,工作人員正在向陳大媽介紹如何簽約“先醫后付”。
簽了“先醫后付”后,陳大媽拿著診療碼,去就診、抽血、拍片、復查、拿藥,結束后,在導診員的幫助下,通過自助機支付了費用。“‘先醫后付’特別適合我們老年人,不用反復排隊,少了很多麻煩。”陳大媽高興地說。
“掛號排長隊、就診排長隊、繳費排長隊,看病時間短,就醫過程中‘三長一短’現象一直被百姓詬病。而‘先醫后付’直擊以往看病反復排隊付費的痛點,讓患者在院時間充分用于就診,降低了過去因長時間排隊繳費產生的焦慮感。”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湯麗莎說。
“先醫后付”是對傳統就醫流程的顛覆,患者原來是先付費后看病,掛號、檢查、取藥,每一項都要先繳費才能進行。“先醫后付”是先看病后付費,患者預約掛號后,自愿簽署“先醫后付”知情同意書,由醫院先行墊付費用,患者看完病后再一次性繳清診療費用。這樣避免了患者重復多次跑腿繳費,最大程度減少患者非診療時間,患者看病流程更加順暢。
如今,在醫院像陳大媽這樣“先醫后付”的就診者越來越多。自2022年5月率先試點以來,市婦幼保健院門急診選擇“先醫后付”的比例超過60%,累計使用“先醫后付”55萬人次,累計使用金額達2.1億元。排隊次數減少,就醫等待時間及在院停留時間有效縮短了,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
誠信就醫 讓“守信者”得到便利
先診療,后付費,是一種從容就醫的體驗,也是醫院和患者互相尊重的體驗,無疑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增強醫患互信。
我市所實行的“先醫后付”并沒有設置使用門檻。也就是說,患者就診自愿簽約“先醫后付”,承諾信用就醫,醫院就無條件相信患者,提供便捷醫療服務。
雖然不設門檻,但降低欠費率卻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我們建立了規范的短信提示、電話提醒機制,產生診療費用后,信息系統會立即通過短信推送費用信息,提醒就診群眾3天內通過手機、自助機或收費窗口支付費用;針對少數欠費人員繳費不及時的情況,有專門人員進行精準回訪。”市婦幼保健院門診部主任陳國慶說。
為推動“先醫后付”項目的長期可持續,市衛健委與市發改委強化溝通協作,積極探索失信人員管理措施,制定了《連云港市“醫后付”服務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去年,市衛健委搭建市級“醫后付”信息管理平臺,建立與市信用體系管理系統、委直屬6家醫院就醫平臺的連接通道,實現承諾、就醫、付費、履約、監管全流程閉環式服務模式。針對少量費用無法追繳的情況,市衛健委與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市直醫療機構“醫后付”欠費財政補助辦法(試行)》,對欠費無法追繳的,由市級財政給予醫院一定欠費補助,解除了各家醫院的“后顧之憂”。
“‘先醫后付’工作是對文明城市和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積極實踐,案例實踐的結果反過來印證我們社會信用的程度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創新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先醫后付”,打造信用應用的生動場景,就是讓“守信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和便捷。
不斷改進 讓服務更加順暢
上午10時,正是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院區診療的高峰期,收費窗口處僅有寥寥幾人在排隊,一排10余個窗口,而收費窗口僅有2個,其他的則設置了醫保審批、醫保政策咨詢、外傷咨詢等服務窗口,變成了一站式的綜合服務中心。門診部主任李桂蓮介紹,推出“先醫后付”模式,醫院將付費合并后置,減少了人工付費窗口,目前經過不斷打磨,實現“先醫后付”線上線下業務融合及全流程的暢通。
打通醫療“堵點”,“先醫后付”切實有效地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目前,市衛健委正在加強與市醫保局的協調,積極推動通過醫院預約掛號平臺簽約“先醫后付”的醫保用戶,可以移動脫卡支付預約掛號費用,在就醫流程結束后,實現線上醫保結算,進一步提升使用“先醫后付”的使用人次。
“為民服務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將繼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完善信息互聯互享,助推我市醫療診療流程整合優化,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實現群眾對高質量醫療服務的期待。”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