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區以干部“活力指數”撬動發展加速度
在贛榆區墩尚鎮的連片魚塘上,一排排嶄新的光伏板正迎著朝陽鋪設。忙碌的人群中,年輕干部王柏宇格外專注:“在協調用地矛盾、破解融資難題的實踐中,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什么是‘釘釘子’精神,什么是實踐出真知。”
近年來,贛榆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方位激勵干部提升能力、迸發活力、擔當作為,積極營造敢想敢拼、敢破敢立、敢闖敢試的濃厚干事創業氛圍,以干部“活力指數”撬動發展“加速度”。
堅持發展需要什么就重點培訓什么、干部需要什么就著重學習什么,贛榆區按照國企、科技、農業等不同領域,采用“短平快”“小班課”的培訓形式,精準區分參訓范圍,對重要崗位干部、專業領域干部、優秀年輕干部實行點名調訓。今年以來,依托“海州灣大講堂”、委托辦班等,舉辦招商引資、城鄉規劃、安全生產等專題培訓10期,培訓各類黨員干部1100余人次,有效助力黨員干部更新觀念、明確方向、掌握方法。
“剛才您提到的與企業溝通的技巧真的很實用,平時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經常不被理解,溝通成本很高。”贛榆區柘汪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謝鑫善說。贛榆區堅持“理論學習+實踐鍛煉”雙輪驅動,將一線實踐作為考察能力、提升能力的有效載體。有計劃地選派77名年輕干部到“10+1”重點工程、重點企業實踐歷練,并安排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企業高管“手把手”幫帶,構建起“專家輔導+實踐訓導”學用結合機制,推動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用實績說話,憑實效識人。贛榆區牢固樹立實干實績導向,開展“崗位需求”與“干部實績”適崗性評價,將項目攻堅、改革突破等實績作為晉升“硬杠杠”,建立年度調研、專項調研、隨機“雙訪雙問”等相結合的常態化干部考察識別機制。同時,運用DeepSeek大模型數據技術,整合年度考核、民主評議、巡視審計等數據,繪制干部“多維畫像”,修訂完善職級晉升工作操作辦法,加大急難險重一線和復雜艱苦崗位干部晉升力度,真正把優秀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進一步提拔是對過去成績的認可,是鼓勵激勵,但同樣也是鞭策,要在新的平臺上發揮新的作用。”在干部任前談話中,一名被重用為鄉鎮黨委副書記的干部表示。
此外,贛榆區探索嚴管厚愛長效機制,制定正向激勵干部擔當作為10條舉措、反向約束干部10條負面清單,完善容錯備案機制,劃定容錯免責適用范圍。今年以來,為3名敢闖敢干的干部撐腰鼓勁,切實幫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激勵擔當作為。對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21名鄉鎮干部予以晉升職級;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干部及時約談提醒、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給予組織處理,營造了“有為者有位、實干者實惠、優秀者優先”的濃厚氛圍。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