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45省道科技興安項目設計方案調整和交通組織方案通過各方審核,進入現場施工階段。市公路中心此次投資90多萬元在245省道3個路段共8個點位實施科技興安項目,采用雷達全域感知預警系統與LED屏文字提示等多種方式對車輛和行人進行相互預警提醒,重點實現車輛監測、行人監測和聯動警示三大功能。項目預計將于12月中旬完成,有效提升相關路段安全系數。
科技興安工程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依托現代科學技術在公路安全領域的創新應用,著力打破傳統安全管理瓶頸,提升公路安全的基礎保障、風險識別、監測預警、主動防控、應急輔助等能力水平,推動安全管理從“人防”向“物防”、“技防”的轉變,從根本上提升公路本質安全。
2021年,市公路中心率先在全省實施“科技興安”示范工程,努力打造平安交通發展樣板、交通品質工程樣板。該工程選取310國道東海縣黃川鎮至青湖鎮段為實施主體,全長17.07公里,總投資300余萬元,采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道路交通安全主動防控技術及系統集成》最前沿研究成果,根據交通事故嚴重程度將17處交叉口分為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路段,共安裝智能視線誘導裝置254個、氣象檢測裝置1套、雷達全域感知預警一體化裝置6套、雷達視頻融合感知與主動防控裝備4套、可變信息發布裝置14套、平臺監測系統1套,達到示范路段全覆蓋,實現了不同場景條件下交通安全風險的實時感知和預警。
自2021年10月18日建成運轉以來,“科技興安”示范路段的預警裝置平均每天發出有效預警2200次,預警準確率達98%以上。在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礎上,我市大力推廣“科技興安”工程在國省道干線公路的運用。除245省道東海段外,今年402省道贛榆南環段建設工程項目開展竣工交安設施技術狀況安全評價工作,也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此外,市公路中心還主動聯合贛榆區交警部門、區交通執法大隊、各鄉鎮政府協同整治,形成“一路多方”的聯動機制,封閉歸并道口505處,突出“科技興安”,增加喊話設備、發光等安全預警系統19套,有效改變當地臟、亂、險的路域環境。
下一步,我市將探索運用更加成熟、先進的科技手段,繼續打造一批事故率低、安全保障水平高、具有連云港特色的“科技興安”示范路,以科技手段保障公路安全暢通,為群眾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出行條件。明年計劃全力推動228國道和324省道創建部級“安全精品路”,全面升級該路段交安設施,并適時推進省級“安全精品路”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