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k12498411/2010-00440 | ||
發布機構 |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2010-01-06 |
標 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林業局連云港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意見的通知 | ||
文 號 | 連政辦發〔2010〕3號 | 主 題 詞 | |
內容概述 | 市林業局《連云港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 ||
時 效 | 根據《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連政發〔2018〕11號),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載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市林業局連云港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林業局《連云港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年一月六日
連云港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我市林業發展步伐,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提高森林覆蓋率,推進綠色生態港城建設,現就全市2010年綠化造林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構筑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產業,弘揚綠色文化,大力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充分挖掘沿路、沿河、沿海和村莊綠化造林潛力,努力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推動全市生態建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二、主要目標
全市綠化造林17.5萬畝,其中成片造林11.5萬畝;云臺山等封山育林17.85萬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80萬畝;四旁植樹17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20.8%;新擴花卉苗木3.7萬畝,其中花卉面積1.55萬畝,經濟林果2.6萬畝;建設林業生態旅游點7個以上;新建綠化造林合格村531個,新建村莊綠化示范村46個。
三、工作重點
以提升林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目標,突出抓好林業五大生態工程和五大產業工程。
(一)五大生態工程
一是丘陵崗地森林植被恢復工程。結合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東海縣、贛榆縣、灌云縣西部地區,重點發展以經濟林果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今年全市計劃完成丘陵崗地造林3萬畝,其中生態林2萬畝,經濟林果1萬畝。
二是綠色通道和高標準農田林網工程。圍繞我市境內的國道和省、市、縣鄉級公路及大中型河堤、海堤,進行農田林網和綠色通道建設,全市建設綠色通道100公里,新建完善農田林網80萬畝。
三是沿海防護林工程。按照生態優先原則,以林地和溝、渠、路、堤等兩側為突破口,以優良鄉土樹種為主,實行多樹種混交,帶、網、片結合,形成生態防護林體系。全市在沿海地區營造人工防護林3.5萬畝,計劃投資1400萬元,其中中央、省資金1120萬元。
四是云臺山封山育林工程。按照國家第四批拉動內需的投資計劃,今年我市計劃封山育林17.85萬畝,總投入2499萬元,其中中央、省資金1999.2萬元。各項目實施單位要嚴格按照《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GB/T15163-2004)和封山育林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建設,確保工程質量。
五是綠化合格村創建工程。充分利用家前屋后、十邊隙地、閑置土地等進行綠化造林;加快推進村莊道路、農村河道、農田林網、村莊防護林建設;突出抓好高速公路、鐵路、公路兩側沿線的村莊綠化。要繼續按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要求,增加景觀綠化美化樹種,提升景觀整體效果。全市今年新建綠化造林合格村531個,新建村莊綠化示范村46個。
(二)五大產業工程
一是花卉苗木產業工程。按照《連云港市現代花卉發展總體規劃》要求,以鮮切花為主導產業,適度發展高檔盆花和觀花觀葉類花木,堅持區域化、規模化和園區化發展方向,重點發展特色鮮明的現代花卉農業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著力打造有規模、上檔次的花卉專業鄉鎮、專業村。大力引進彩色植物、大規格樹種苗木,推廣容器栽培、工廠化扦插育苗、植物組織培養等技術。在重點花卉產區,建立功能完善、運行高效的花卉產銷體系。今年全市計劃發展苗木花卉3.7萬畝,其中花卉面積1.55萬畝。
二是優質高效林果茶產業工程。按照優勢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的原則,結合工程建設和老果園更新改造,積極培育并大力推廣大櫻桃、甜柿、板栗、云霧茶等優質適生品種,擴大種植面積,形成規模效益,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今年新發展林果茶基地2.6萬畝。
三是商品用材林產業工程。加快楊樹、泡桐等速豐林基地建設,今年全市發展速生用材商品林基地5萬畝。積極培育重點龍頭企業,促進商品用材林產業的深度開發,不斷提升經濟效益。
四是林下復合經營產業工程。大力推行以立體種養為主的高效林下復合經營,積極鼓勵發展林菌、林藥、林畜、林禽、林經、林特等多種經營模式,進一步提升林地經濟效益。今年新擴林下種植養殖2萬畝。
五是生態觀光旅游產業工程。加強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建設,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森林觀光旅游體系。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加大扶持力度,創新機制體制,建設特色鮮明的采摘園、生態園等,推進森林觀光旅游提檔升級。今年全市建設林業生態旅游點7個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是廣泛發動,營造綠化造林的濃厚氛圍。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綠化造林的重大意義、方針政策和先進典型,重點對全民義務植樹、林業重點工程、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人人關心綠化、支持綠化、參與綠化的濃厚氛圍。
二是創新機制,調動全社會綠化造林的積極性。嚴格落實“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的造林責任制,建立政府推動與利益驅動相結合的綠化造林激勵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采取承包、租賃、拍賣、合股經營等多種形式,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確保收益權,實現由政府辦林業向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轉變。
三是強化管理,確保綠化造林工程質量。嚴格按照種苗檢驗、植物檢疫標準,認真執行《造林技術規程》、《造林作業設計技術規程》等技術標準,提升造林作業設計、造林施工、撫育管護等環節的整體水平。逐步推行綠化造林工程項目設計、施工、監理資質管理制度。對重點林業工程,堅持按規劃設計、按設計施工、按項目考核、按標準驗收。加強綠化造林過程監管,加大造林作業設計審核、檢查力度,強化施工過程監理,認真落實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確保綠化造林的質量和成效。
四是加強領導,形成綠化造林的整體合力。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把植樹造林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落實目標責任制,通過逐級分解任務,層層簽定責任狀,將任務落實到縣區、鎮村,落實到地塊和造林主體,定期檢查驗收。綠化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支持林業發展,確保綠化造林任務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