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
根據連云港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現將我市第二產業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工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6938個,從業人員375079人,分別比2008年末下降7.9%、增長20.6%。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6652個,占95.9%;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01個,占1.5%;外商投資企業185個,占2.6%。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5個,占全部企業的0.1%;集體企業3個,占0.1%;私營企業6016個,占86.7%。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84.6%,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5.0%,外商投資企業占10.4%。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全部企業的0.7%,集體企業占0.1%,私營企業占63.0%(詳見表2-1)。
表2-1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企業法人單位 |
從業人員 |
|
(個) |
(人) |
|
合計 |
6938 |
375079 |
內資企業 |
6652 |
317274 |
國有企業 |
5 |
2708 |
集體企業 |
3 |
352 |
股份合作企業 |
1 |
117 |
聯營企業 |
139 |
3221 |
有限責任公司 |
423 |
60096 |
股份有限公司 |
57 |
14040 |
私營企業 |
6016 |
236392 |
其他企業 |
8 |
348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101 |
18771 |
外商投資企業 |
185 |
39034 |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中,采礦業117個,制造業6658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63個,分別占1.7%、95.9%和2.4%。
在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采礦業占2.4%,制造業占95.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占2.1%。在工業行業大類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從業人員數位居前三位,分別占14.4%、11.8%和7.9%(詳見表2-2)。
表2-2 按行業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
||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從業人員(人) |
|
合計 |
6938 |
375079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3 |
67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1 |
23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3 |
90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106 |
8516 |
開采輔助活動 |
2 |
283 |
其他采礦業 |
2 |
24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633 |
22825 |
食品制造業 |
150 |
7505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119 |
5634 |
紡織業 |
153 |
9968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464 |
29771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66 |
5826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391 |
13622 |
家具制造業 |
94 |
2163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97 |
2893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196 |
5369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309 |
13427 |
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
13 |
1225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495 |
44062 |
醫藥制造業 |
88 |
29575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 |
1421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257 |
7433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1375 |
53969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89 |
16417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54 |
3801 |
金屬制品業 |
277 |
9735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256 |
9531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346 |
15381 |
汽車制造業 |
40 |
2603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57 |
11960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314 |
18502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122 |
8829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33 |
1657 |
其他制造業 |
67 |
1549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32 |
782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
54 |
679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24 |
5134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15 |
498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124 |
2330 |
(二)資產總計
2013年末,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727.9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124.3%(詳見表2-3)。
表2-3 按行業分組的工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 |
|
資產總計(萬元) |
|
合計 |
272788891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25021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4648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183500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7419672 |
開采輔助活動 |
419045 |
其他采礦業 |
9551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16305131 |
食品制造業 |
2352024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3739931 |
紡織業 |
2126657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3965528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979359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3638697 |
家具制造業 |
806925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1103551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1665571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2271344 |
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
6115108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43710168 |
醫藥制造業 |
24142148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353665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2888810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22286327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19149796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4682061 |
金屬制品業 |
6459941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9758750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10576737 |
汽車制造業 |
1427532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5354223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12939654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4823584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449492 |
其他制造業 |
413203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1020286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
191314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44902194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535723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2592020 |
(三)資產貢獻率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貢獻率為23.6%,比2008年提高7.9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為8.5%,比2008年下降1.6個百分點;制造業為27.4%,比2008年上升8.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為12.2%,比2008年上升9.8個百分點(詳見表2-4)。
表2-4 按行業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總資產貢獻率 |
? | |
總資產貢獻率(%) |
? | |
? | ||
合計 |
23.62 |
?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0 |
? |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
0 |
?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0 |
?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8.6 |
?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8.25 |
? |
開采輔助活動 |
20.35 |
? |
其他采礦業 |
0 |
?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28.53 |
? |
食品制造業 |
17.9 |
?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23.84 |
? |
煙草制品業 |
0 |
? |
紡織業 |
23.17 |
?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55.46 |
?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25.75 |
?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20.73 |
? |
家具制造業 |
21.43 |
?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45.42 |
?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20.34 |
?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41 |
? |
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
24.89 |
?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19.33 |
? |
醫藥制造業 |
37.93 |
?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8.35 |
?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29.9 |
?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28.46 |
?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36.74 |
?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34.69 |
? |
金屬制品業 |
36.83 |
?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12.71 |
?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21.47 |
? |
汽車制造業 |
31.86 |
?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35.06 |
?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13.57 |
?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33.57 |
?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10.01 |
? |
其他制造業 |
28.76 |
?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13.41 |
?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
0 |
?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12.3 |
?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35.54 |
?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2.67 |
? |
(四)企業研發活動
2013年,開展研究與試驗發展(簡稱R&D或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344個,比2008年增長140.6%,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20.9%。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8863.4人年,比2008年增長202.1%。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經費支出26.1億元,比2008年增長222.0%;R&D經費投入強度為0.64%,比2008年降低0.21個百分點(詳見表2-5)。
表2-5 按行業分組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R&D經費支出及投入強度情況 |
||
R&D經費內部支出(萬元) |
R&D經費投入強度(%) |
|
合計 |
260941.2 |
0.64 |
采礦業 |
1043.1 |
0.2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0 |
0 |
非金屬礦采選業 |
1009 |
0.24 |
開采輔助活動 |
34.1 |
0.07 |
制造業 |
259574.9 |
0.66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4121.1 |
0.13 |
食品制造業 |
1346.5 |
0.53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1947.8 |
0.49 |
紡織業 |
1865 |
0.56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1005.3 |
0.13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2000.4 |
1.12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1016.1 |
0.19 |
家具制造業 |
666.5 |
1.24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0 |
0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815 |
0.22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1928.8 |
0.46 |
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
2755.7 |
0.14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37964.1 |
0.51 |
醫藥制造業 |
97314.5 |
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596.4 |
1.01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1245.4 |
0.38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21492.3 |
0.57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6818.5 |
0.11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5242.7 |
0.36 |
金屬制品業 |
437.9 |
0.03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9879.6 |
1.17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26587.2 |
2.12 |
汽車制造業 |
2799.7 |
0.82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3251.1 |
0.21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15947.5 |
1.11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5953.9 |
0.54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2263.7 |
4.92 |
其他制造業 |
0 |
0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312.2 |
0.22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323.2 |
0.03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323.2 |
0.03 |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
0 |
0 |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0 |
0 |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全年專利申請量119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05件,分別比2008年增長439.6%和358.3%;發明專利申請所占比重為50.5%,比2008年降低9個百分點。
二、建筑業
(一)企業法人單位數和從業人員
201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1405個,從業人員29.6萬人,分別比2008年末增長52.6% 和20.3% 。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內資企業占99.9%,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1%,外商投資企業占0.1%;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企業法人單位的1.6%,集體企業占2.5%,私營企業占77.9%。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9.7%,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1%,外商投資企業占0.03%。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3.6%,集體企業占5.8%,私營企業占64.8%(詳見表2-7)。
表2-6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從業人員(萬人) |
合計 |
1405 |
29.6 |
內資企業 |
1403 |
29.55 |
國有企業 |
23 |
1.05 |
集體企業 |
35 |
1.60 |
股份合作企業 |
7 |
0.06 |
聯營企業 |
3 |
|
有限責任公司 |
140 |
6.30 |
股份有限公司 |
20 |
2.60 |
私營企業 |
1094 |
17.80 |
其他內資企業 |
81 |
0.22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1 |
0.04 |
外商投資企業 |
1 |
0.01 |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房屋建筑業占22.1%,土木工程建筑業占24.0%,建筑安裝業占16.7%,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占37.2%。
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房屋建筑業占74.3%,土木工程建筑業占15.2%,建筑安裝業占4.1%,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占6.4%(詳見表2-8)。
表2-7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
|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從業人員(萬人) |
合計 |
1405 |
29.6 |
房屋建筑業 |
311 |
22 |
土木工程建筑業 |
337 |
4.5 |
建筑安裝業 |
235 |
1.2 |
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 |
522 |
1.9 |
(二)資產總計
2013年末,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80.97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122.2%(詳見表2-9)。
表2-8 按行業分組的建筑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
|
資產總計(億元) |
合計 |
380.97 |
房屋建筑業 |
174.54 |
土木工程建筑業 |
149.22 |
建筑安裝業 |
23.04 |
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 |
34.17 |
注釋:
[1]規模以上工業:是指全部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
[2]研究與試驗發展:是指在科學技術領域,為增加知識總量,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去創造新的應用而進行的系統的、創造性的活動,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三類活動。
[3]R&D經費投入強度:是指R&D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
[4]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