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宜灌技能培訓 鍛造就業致富“金鑰匙”
新時代背景下,南北共建邁向高水平發展,關鍵在于突破“授人以魚”的傳統模式。通過聚焦創業扶持與藍領工人培養,構建“技能提升—產業造血—創業賦能”的可持續發展閉環,實現“授人以漁”,這一理念在宜灌共建的人才聯合培育工作中得到了生動踐行。
走進“宜興 灌南工學一體化教學基地”,現代化教學設備整齊排列,各類功能區域規劃有序。該基地總投資約244萬元,其中宜興幫扶資金占220萬元,涵蓋智慧消防“體驗區、教學區、技能實操區、考評區”四大功能板塊,集教學、實訓、培訓、競賽及考證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無論是學校師生的日常實訓教學,還是面向社會的技能培訓,這里都能提供有力支撐。
灌南技工學校江舜華表示:“2025年打造‘灌南低空經濟無人機 CAAC 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幫扶資金150萬元,目前正在招標,項目建成后既可滿足學校日常實訓教學,還可用于民航無人機駕駛員(CAAC)培訓,為灌南低空經濟發展輸送人才。”
操作工業機器人是當前高級藍領工人的基本技能,如何讓年輕技工學會這些技能,關鍵要有現代化的新“教具”。為此,宜興投入300萬元專項資金,與灌南技工學校共建工業機器人、CAD/CAM 以及數字素養賦能中心三個現代化實訓室。這些高標準的實訓平臺,成為兩地聯合開展師資培養、學生實踐和企業培訓的堅實基地,有效彌合了教學資源與產業前沿的鴻溝。
為了幫助更多創業者打造“創業全周期”保障機制,宜灌兩地依托南北協作機制,著力打造“寶媽微創”特色品牌,構建集技能提升、等級評價、創業孵化、就業推介、政策精準滴灌于一體的全周期服務平臺。
縣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單錦東稱:“截至目前,這個全免費的創業孵化項目,已成功舉辦61場次推介活動和招聘會,開設81班次、培訓6816人,對接企業126家、開發崗位5112個,助力3091名女性成功就業創業。”
此外,為了精準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宜灌人才“共育共享”,宜灌人社部門打造“宜灌就業服務雙平臺”——“宜灌一站式零工市場數智服務平臺”和“宜灌產業工人數智服務中心”。目前雙平臺已正式投入運營,預計年度服務城鄉勞動力超1.2萬人次,為兩地勞動力就業創業注入強勁動力。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