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第二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一)
東海縣第二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
東海縣統計局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
根據國家和省市的統一部署,東海縣于2008年開展了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為了全面掌握全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1]的發展規模及布局,了解全縣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全縣各類企業和單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覆蓋全縣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這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08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08年度。普查對象是在全縣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2]。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全縣各級普查機構和有關部門及全體普查人員近兩年的共同努力,東海縣經濟普查數據已經得到省市普查辦的核準。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有關要求,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東海縣人民政府第二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東海縣統計局向社會發布經濟普查公報。現將第一號公報發布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2008年末,全縣共有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法人單位4700 個,與2004年全縣第一次經濟普查比,增加2044個,增長77%;產業活動單位673個;個體經營戶34303戶,比2004年多15815個,其中有營業執照的經營戶13622個。
在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3537個,與2004年全縣第一次經濟普查比,增加1782個,增長101.5 %。其中,國有企業48個,減少488個;集體企業37個,減少61個;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48個,減少1個;私營企業3307個,增加1801個;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9個;增加10個,外商投資企業47個,增加18個。事業法人單位342個,占7.3%,機關法人120個,占2.6%,社會團體法人83個,占1.8,其他法人618個,占13%(詳見表1、表2)。
表1單位數與個體經營戶數 |
|||||||||||||||||||||||||||||||||||||||||
表2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法人單位 |
|||||||||||||||||||||||||||||||||||||||||
|
單位數(個) |
比重(%) |
|||||||||||||||||||||||||||||||||||||||
合 計 |
3537 |
100 |
|||||||||||||||||||||||||||||||||||||||
內資企業 |
3451 |
97.6 |
|||||||||||||||||||||||||||||||||||||||
國有企業 |
48 |
1.4 |
|||||||||||||||||||||||||||||||||||||||
集體企業 |
37 |
1.0 |
|||||||||||||||||||||||||||||||||||||||
股份合作企業 |
2 |
0.1 |
|||||||||||||||||||||||||||||||||||||||
聯營企業 |
1 |
0.03 |
|||||||||||||||||||||||||||||||||||||||
集體聯營企業 |
1 |
0.03 |
|||||||||||||||||||||||||||||||||||||||
其他聯營企業 |
0 |
0.0 |
|||||||||||||||||||||||||||||||||||||||
有限責任公司 |
38 |
1.1 |
|||||||||||||||||||||||||||||||||||||||
國有獨資公司 |
3 |
0.1 |
|||||||||||||||||||||||||||||||||||||||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
35 |
1.0 |
|||||||||||||||||||||||||||||||||||||||
股份有限公司 |
7 |
0.2 |
|||||||||||||||||||||||||||||||||||||||
私營企業 |
3307 |
93.5 |
|||||||||||||||||||||||||||||||||||||||
其他企業 |
11 |
0.3 |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39 |
1.1 |
|||||||||||||||||||||||||||||||||||||||
外商投資企業 |
47 |
1.3 |
從地區分布看,牛山鎮和縣開發區作為全縣的經濟文化中心,是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較為集中的地區,共有法人單位1491個,占全縣二、三產業法人單位總量的31.7%,擁有個體經營戶13834個,占全縣二三產業個體經營戶的40.3%。平明鎮、房山鎮、駝峰鄉、桃林鎮等經濟發展較快鄉鎮的二、三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分布較多(詳見表3)。
表3 分鄉鎮單位數與個體經營戶數 |
||||||
|
法人單位 |
產業活動單位 |
個體經營戶 |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個) |
比重(%) |
|
合計 |
4700 |
100 |
673 |
100 |
34303 |
100 |
牛 山 鎮 |
1238 |
26.3 |
85 |
12.6 |
13319 |
38.8 |
白塔埠鎮 |
107 |
2.3 |
39 |
5.8 |
1277 |
3.7 |
黃 川 鎮 |
150 |
3.2 |
34 |
5.1 |
1375 |
4.0 |
石梁河鎮 |
85 |
1.8 |
18 |
2.7 |
693 |
2.0 |
青 湖 鎮 |
114 |
2.4 |
39 |
5.8 |
930 |
2.7 |
石 榴 鎮 |
142 |
3.0 |
31 |
4.6 |
1334 |
3.9 |
溫 泉 鎮 |
142 |
3.0 |
15 |
2.2 |
450 |
1.3 |
雙 店 鎮 |
174 |
3.7 |
18 |
2.7 |
1016 |
3.0 |
桃 林 鎮 |
175 |
3.7 |
42 |
6.2 |
1702 |
5.0 |
洪 莊 鎮 |
121 |
2.6 |
29 |
4.3 |
652 |
1.9 |
安 峰 鎮 |
142 |
3.0 |
44 |
6.5 |
1672 |
4.9 |
房 山 鎮 |
339 |
7.2 |
42 |
6.2 |
1431 |
4.2 |
平 明 鎮 |
459 |
9.8 |
39 |
5.8 |
1364 |
4.0 |
駝 峰 鄉 |
259 |
5.5 |
36 |
5.3 |
1552 |
4.5 |
南 辰 鄉 |
58 |
1.2 |
14 |
2.1 |
490 |
1.4 |
橫 溝 鄉 |
124 |
2.6 |
20 |
3.0 |
673 |
2.0 |
李 埝 鄉 |
115 |
2.4 |
16 |
2.4 |
795 |
2.3 |
山左口鄉 |
107 |
2.3 |
21 |
3.1 |
773 |
2.3 |
石 湖 鄉 |
153 |
3.3 |
19 |
2.8 |
694 |
2.0 |
曲 陽 鄉 |
123 |
2.6 |
18 |
2.7 |
684 |
2.0 |
張 灣 鄉 |
102 |
2.2 |
24 |
3.6 |
863 |
2.5 |
開 發 區 |
253 |
5.4 |
30 |
4.5 |
515 |
1.5 |
種 畜 場 |
11 |
0.2 |
0 |
0.0 |
19 |
0.1 |
李埝林場 |
7 |
0.1 |
0 |
0.0 |
30 |
0.1 |
法人單位從行業分布看,全縣二三次產業法人單位主要集中在工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五大行業(詳見表4)。
表4法人單位的行業分布 |
||
|
單位數(個) |
比重(%) |
合計 |
4700 |
100 |
采礦業 |
115 |
2.4 |
制造業 |
2160 |
46.0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40 |
0.9 |
建筑業 |
91 |
1.9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79 |
1.7 |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
62 |
1.3 |
批發和零售業 |
515 |
11.0 |
住宿和餐飲業 |
55 |
1.2 |
金融業 |
5 |
0.1 |
房地產業 |
106 |
2.3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246 |
5.2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
117 |
2.5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50 |
1.1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47 |
1.0 |
教育 |
259 |
5.5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81 |
1.7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35 |
0.7 |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637 |
13.6 |
個體經營戶較為集中的五個行業是:工業6123戶,占17.8%;交通運輸業1204戶,占15.4%;批發和零售業14346戶,占41.8%;住宿和餐飲業1688戶,占4.9%;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4679戶,占 14.5%(詳見表5)。
表5 個體戶行業分布 |
||||
總戶數(個) |
比重(%) |
有執照戶數(個) |
比重(%) |
|
合計 |
34303 |
100 |
13622 |
100 |
工業 * |
6123 |
17.8 |
1450 |
10.6 |
建筑業 |
1240 |
3.6 |
125 |
1 |
交通運輸 |
5269 |
15.4 |
759 |
5.6 |
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
90 |
0.3 |
68 |
0.5 |
批發和零售業 |
14346 |
41.8 |
9317 |
68.4 |
住宿和餐飲業 |
1688 |
4.9 |
614 |
4.5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337 |
1.0 |
117 |
0.9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
2 |
0.01 |
1 |
0.0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4979 |
14.5 |
1046 |
7.7 |
教育 |
4 |
0.01 |
|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54 |
0.2 |
22 |
0.2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85 |
0.2 |
50 |
0.4 |
二、從業人員
2008年末,全縣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數[3]為139937人,與2004年全縣第一次經濟普查相比,增加61869人,增長79.3%,其中女性從業人員45351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32.4%。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137875人,比2004年多9484人,43034,增長120.4%。
從行業分布來看,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居前5位的行業依次是:制造業63251人,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45.2%;建筑業24558人,占17.5%;教育14519人,占10.4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11432人,占8.2%;批發和零售業6770人,占4.8%(詳見表6)。
表6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行業分布 |
||
合計 |
139937 |
100.0 |
采礦業 |
2317 |
1.7 |
制造業 |
63251 |
45.2 |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
580 |
0.4 |
建筑業 |
24558 |
17.5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3197 |
2.3 |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
450 |
0.3 |
批發和零售業 |
6770 |
4.8 |
住宿和餐飲業 |
1653 |
1.2 |
金融業 |
410 |
0.3 |
房地產業 |
1375 |
1.0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2516 |
1.8 |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
1763 |
1.3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242 |
0.9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412 |
0.3 |
教育 |
14519 |
10.4 |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
3320 |
2.4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172 |
0.1 |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
11432 |
8.2 |
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學本科、專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人員分別占0.4%、8.9%、14.7%、32.2%和43.8 %。在具有技術職稱的人員中,具有高級、中級、初級技術職稱的人員分別占6.2%、39.1%和54.7%。在具有技術等級資格證書的人員中,具有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資格證書的人員分別占2.8%、11.1%、24%和62%(詳見表7)。
表7 單位從業人員學歷、職稱、技術等級情況 |
||
|
從業人員(人) |
比重(%) |
一、從業人員合計 |
139937 |
100 |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 |
617 |
0.4 |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者 |
12483 |
8.9 |
具有大專學歷者 |
20564 |
14.7 |
具有高中學歷者 |
45021 |
32.2 |
具有初中及以下學歷者 |
61252 |
43.8 |
二、具有技術職稱的人員合計 |
24933 |
100.0 |
具有高級技術職稱者 |
1550 |
6.2 |
具有中級技術職稱者 |
9737 |
39.1 |
具有初級技術職稱者 |
13646 |
54.7 |
三、具有技術等級證書人員合計 |
10136 |
100.0 |
高級技師 |
284 |
2.8 |
技師 |
1130 |
11.1 |
高級工 |
2437 |
24.0 |
中級工 |
6285 |
62.0 |
三、企業資產總額
2008年末,全縣第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額為2194511萬元,比2004年增加1488974萬元,增長111%。其中,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58052萬元,占全部企業資產總額的7.2%;集體企業資產總額242033,占11%;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總額267665萬元,占12.2%;私營企業資產總額1162404萬元,占53%(詳見表8)。
表8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資產總額 |
||
|
資產總額(萬元) |
比重(%) |
合計 |
2194511 |
100 |
內資企業 |
1841486 |
83.9 |
國有企業 |
158052 |
7.2 |
集體企業 |
242033 |
11.0 |
股份合作企業 |
4298 |
0.2 |
聯營企業 |
300 |
0.0 |
集體聯營企業 |
300 |
0.0 |
有限責任公司 |
267665 |
12.2 |
國有獨資公司 |
126400 |
5.8 |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
141265 |
6.4 |
股份有限公司 |
4901 |
0.2 |
私營企業 |
1162404 |
53.0 |
其他企業 |
1832 |
0.1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254732 |
11.6 |
注釋:
[1]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具體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本次普查未包括國際組織。
[2]單位的劃分:
法人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獨立擁有和使用(或授權使用)資產,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3)會計上獨立核算,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其他法人。
產業活動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1)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2)相對獨立組織生產經營或業務活動;
(3)能夠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業務核算資料。
個體經營戶:是指除農戶外,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營單位。包括:
(1)經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
(2)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并領取證書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3)沒有領取執照或證書,但有相對固定場所、年內實際從事個體經營活動三個月以上的城鎮、農村個體戶。但不包括農民家庭以輔助勞力或利用農閑時間進行的一些營業性活動。
[3]從業人員:是指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產業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在崗人員。
單位從業人員是指在本單位工作并取得勞動報酬或收入的年末實有人員數。期末從業人員包括在各單位工作的外方人員和港澳臺方工作人員、兼職人員、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借用的外單位人員和第二職業者。但不包括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職工。
掃一掃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