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謝了!你們的服務實在太周到了!”近日,灌南康盛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汪先生在灌南縣數據局綜合審批科窗口,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這場暖心互動的背后,是灌南縣數據局打破常規流程、創新服務機制的有力實踐。通過“特事特辦”,不僅將企業全流程審批時間從60天壓縮至即時辦結,更節省相關費用數十萬元,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據了解,康盛紡織品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獲批在調度河設置取水口,2023年9月因生產需求調整,申請將取水口遷至鄭于大溝,并獲批新的取水許可。可就在近期,企業在安裝設備時遇到了麻煩。汪先生介紹,鄭于大溝河道受河水沖刷影響,地表水排空時間達到4小時,恢復后渾濁期長達24小時,連續沖刷周期更是持續一周以上,這樣的情況根本無法滿足企業連續取水需求。
生產不能停,水源是關鍵。為保障正常運轉,企業急需恢復原取水口,卻遭遇“新許可生效后原許可自動失效”的政策限制。“原以為要重新走一遍審批流程,至少得等兩個月。”汪先生回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來到灌南縣數據局“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窗口求助。
窗口工作人員在安撫汪先生情緒后,仔細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22年首次許可的水資源論證報告仍在有效期內。為此,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局領導專題匯報,并聯動水利主管部門開展聯合研判。經過深入溝通,最終依據原許可文件、論證報告及專家意見,創新提出“許可變更+材料復用”方案,決定無需重復編制論證報告,直接依托有效材料恢復原取水口許可,實現“核心材料復用、基礎文件即補即辦、即時審批辦結”。
“這不是簡單的流程優化,而是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灌南縣數據局局長吳續富表示,該局將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聚焦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等關鍵環節,探索更多“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審批服務新模式,讓政務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